河北食药科普网
“地沟油”变废为宝的关键在哪
来源:中国质量报 2017-05-05 19:41:27

  □胡立彪

  “地沟油”困扰人们久矣,如何治理一直是个难题。日前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“地沟油”治理工作的意见》(下称《意见》),就构建“地沟油”综合治理长效机制作出安排部署。这让人们看到解困“地沟油”的希望。

  《意见》提出治理“地沟油”要坚持“疏堵结合、标本兼治”的原则,而关于“疏”的思路和措施尤其让人眼前一亮。归纳起来,《意见》中涉及“疏”的措施主要就是推进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。这既包括培育相关企业,也包括推广相关技术。如果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成熟了,企业能够进行市场运作并长期获利,那么大量“地沟油”就会通过“疏”的渠道汇聚而来,“堵”的工作就可以减轻,甚至完全省掉,这当然就收到了最好的治本之效。

  事实上,国外已有按这种思路治理“地沟油”的成功先例,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照。从一些国家“地沟油”再利用的实践看,除了较为简单的用于屋顶涂料、肥皂原料外,最主要的一个方向是通过技术手段将其变成生物燃油。比如,2007年,英国公交和一家长途汽车运营商开启了一项废弃食用油项目,将收集来的居民废油送到一家能源公司制成生物柴油,供部分车辆作燃料使用。而荷兰人的做法更大胆,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将“地沟油”制成生物煤油,为飞机提供动力。2011年6月,这家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机从阿姆斯特丹飞往巴黎,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用“地沟油”制成的生物煤油作燃料的飞行。为了保证原料供应,荷兰皇家航空在当年7月份与中国的一家公司签订合同,计划从中国购买超过1万吨的“地沟油”。

  把“地沟油”制成生物燃油是典型的变废为宝,当然应该大力提倡和发展。而从国外的成功经验看,技术上也不存在问题。不过,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,“地沟油”变宝之路并不是那么好走,还有诸多障碍需要清除。其中最大的障碍是“地沟油”来源不足。有人会问:媒体不断有关于“地沟油”的报道,给人的感觉是“地沟油”都泛滥成灾了,怎么会“青来源不足”呢?事实上,“地沟油”多则多矣,但它们是分散的,并不集中,不容易收集起来。所谓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,没有达到一定量的“地沟油”作原料,企业就无法经济地炼制生物燃油。相比炼制技术,“经济”(即低成本)地收集“地沟油”要难多了,这才是拦路的一道高坎。

  如何让回收变得经济,因此就成为解决“地沟油”问题的关键所在。业内人士认为,正规生物燃油炼制企业陷入“无米”之境,一个显见的原因是“地沟油”多被另有所图的人抢走了。这些人就是人们恨之入骨的淘油“游击队”,他们收油不是为了正途,而是经过简单加工后冒充好油回流餐桌。地沟油“游击队”打而不绝,既说明从事这一行业有着可观的收益,地下生产长期而稳定,也反映出政府在这方面的监管不到位。如果政府斩不断不法商贩的黑色利益链,不仅回流地沟油会成为危害民众健康的隐患,而且正规回收企业也会面临原料不足“吃不饱饭”,乃至饿死倒闭的危险。

  正是看到存在这样的问题,《意见》提出要建立健全追溯体系,加强源头监管,加大对违法制售“地沟油”行为的打击力度。这是做好“堵”的工作,也是为“疏”的工作创造条件。当然,从“经济”角度考虑,还必须让正规回收炼制“地沟油”的企业有利可图,拥有比“游击队”更强的竞争力,也要让使用生物燃油的企业感到实惠,这就需要政府进行扶持。对此,《意见》也有所体现,提出让一些符合条件的企业“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”。

  现在,路子有了,政策也定了,“地沟油”能不能变废为宝,就看相关方面的实际行动了。

责任编辑:赵文强
主办单位: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、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
地址: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391号  电话:83720000    关于我们
备案序号:冀ICP备06018924号-54  技术支持:长城新媒体集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