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食药科普网
食用调和油造假不能没法管
来源:中国食品安全报 2018-04-08 14:20:03

  □张立美

  记者通过长达半年多的深入调查发现,一些名目繁多的所谓食用调和油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,生产厂家偷工减料的现象并非个例。(4月1日央视网)

  20多年前,为了避免常吃单一植物油的缺陷,通过科学调配推出一个营养丰富而均衡的食用油新品种,即调和油,而调和油的营养价值则取决于所调配食用油的种类和添加量。然而,从食用调和油诞生的第一天起,就存在偷工减料、以次充好的造假现象。主要就是降低成本较高的植物油比例,比如油橄榄果油、亚麻籽油、葵花籽油、花生油等,增加成本较低的植物油比例,说白了就是大豆油、菜籽油。

  从健康安全角度说,即便是偷工减料的食用调和油,只要符合《食用调和油行业标准》(SB/T 10292-1998),确实如生产厂家所言,就不存在卫生安全问题,不会像“地沟油”那样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,不会出现“吃死人”情况。而且,营业价值比单纯的大豆油、菜籽油还要高一点。但对于消费者来说,显然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让消费者花了更多的钱购买到了相对劣质、便宜的食用油。

  食用调和油自诞生至今一直伴随着造假现象,究其根源是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的缺失,给监管和执法造成了难度。虽然一直说已经制定了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,但到现在还没有公布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。由于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的缺失,直接导致食用调和油种类泛滥,也为食用调和油各种油种成分比例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。含有10%的花生油叫食用调和油,含有5%的芝麻油的也能叫食用调和油,甚至滴一滴的油橄榄果油的还能叫食用调和油。

  另一方面,以目前的检测技术手段而言,只有调和油中成分在15%以上的油种才能比较准确的测定出来。目前市场上的食用调和油,普遍是多达近十种油种混合在一起,有的成分比例低于1%,而成分比例只要低于5%,现在技术根本检测不出来。换句话说,就算食用调和油的配方比例造假,降低了价格、营养价值更高的植物油比例,只要不在配方中标太高的比例,就没有办法可以检测出造假的结论,只能以正常的市场经济逻辑,按照成本和售假推断出造假的结论。

  可见,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,净化食用调和油市场乱象,确保食用调和油市场拥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。首先,必须填补标准缺失,尽快出台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,不能再拖了,给食用调和油中油种种类上限和各个油种的最低比例作出明确规定。而且,油种种类、各个油种比例的要求,应随着食用调和油检测技术的进步,不断调整。只有这样,才能为市场监管部门执法、消费者维权、技术检测提供依据。其次,加快食用调和油检测技术的攻关,破解食用调和油没法检测的难题,让食用调和油比例造假无处可躲。再者,对于食用调和油偷工减料行为,市场监管部门要依法处罚。

责任编辑:赵文强
主办单位: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、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
地址: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391号  电话:83720000    关于我们
备案序号:冀ICP备06018924号-54  技术支持:长城新媒体集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