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药物性肝损伤是什么?
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、生物制剂、保健品(HP)、天然药(NM)、传统中药(TCM)、膳食补充剂(DS)及代谢产物乃至其辅料、污染物、杂质等所导致的肝损伤。
2、出现这些症状小心药物性肝损伤
多数患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,仅在检查肝脏功能发现转氨酶等(如血清ALT、AST及ALP、GGT)有不同程度的升高;
药物性肝损伤临床表现潜伏期差异很大,可短至1至数日、长可达数月。
出现以下症状需要警惕:
◆全身皮肤黄染、大便颜色变浅和瘙痒等;
◆乏力、食欲减退、厌油、肝区胀痛及上腹不适;
◆少数患者发热、皮疹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、关节酸痛等过敏表现,还可能伴有其他肝外器官损伤的表现;
◆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肝衰竭或亚急性肝衰竭。
3、哪些药物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?
报道较多的与肝损伤相关的:
中药有何首乌、土三七等,抗结核药物,保健品以及治疗骨质疏松、关节炎、白癜风、银屑病、湿疹、痤疮等疾病的某些复方制剂等。
常见的还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、抗感染药物(含抗结核药物)、抗肿瘤药物、代谢性疾病用药、激素类药物、中枢神经系统用药、心血管系统用药以及某些生物制剂和部分复合制剂等。
4、如何预防药物性肝损伤?
合理用药,尽量选择对肝脏影响较小的药物,避免多种药物联用,特殊人群注意剂量调整及密切监测。
如果是必须长期服用的药物需尽快到医院找专科医生进行药物调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