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养气血、引血下行:金刚坐通过动作来刺激经络腧穴,将气血引导至下半身,实现“养气”“养血”之效。金刚坐还能促进下半身血液回流,滋养全身脏腑筋骨。
疏通经络、唤醒身体活力:跪坐时,腿部前方肌肉处于紧绷状态,可以帮助拉伸循行于此的足阳明胃经,帮助疏通经络、唤醒身体活力。
调和脾胃、固本培元:膝盖下方左右两侧的凹陷处,分别为犊鼻穴与足三里穴,是胃经的主要养生穴位。跪坐时,能帮助刺激人体的胃经、脾经与肝经,使其通畅无阻,从而调和脾胃,固本培元。
延展脊柱、调整体态:跪坐时,能帮助保持脊柱中正,为脏腑工作创造有利条件。同时,它还有助于增强下肢柔韧性,辅助矫正膝内翻、骨盆前倾等不良体态。
1.双膝并拢跪坐于地上或垫子上,脚跟并拢。如果脚跟没办法很好并拢,可以把脚跟往两边分开。
2.接着慢慢坐在脚跟上,找到自己比较舒服的状态,但不要直接将全身重量压在脚跟上。
3.最后慢慢让脊柱向上伸展,手自然放在大腿上。
打坐前要先热身:比如伸展上肢,做一做转腰、下蹲起等动作,让肌肉血液循环加速,迅速进入运动状态,增加关节灵活性,减少受伤风险。
避免饭后立即练习:不建议饭后立即练习,可能会影响消化,最好在吃完饭1至2小时后再进行练习。
打坐时间不宜过长:一般情况下,每天都可以打坐,时间在10至20分钟为宜,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