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气变凉,输液可以预防脑卒中?咳嗽久了会成肺炎?……到了秋冬换季时,各种与健康相关的说法又开始“活跃”。
输液能预防脑卒中吗
眼下,全国多地昼夜温差增大,导致不少人嗓子发紧、皮肤发涩,连血管都跟着“闹脾气”。尤其是一些老年人,在没有明显身体症状的情况下,到医院要求输入一些活血化瘀、降低血液黏度的药物,想预防心脑血管、脑卒中等疾病。
那么,秋凉换季,输液可以扩张血管有效预防脑卒中吗?
目前,并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定期输液可以预防脑卒中。输液用的一般是活血化瘀的中药注射剂,或者西药中的扩血管药物。其作用机理是暂时性地扩张血管、降低血液黏稠度、增加循环血容量、改善脑灌注,只会起到短暂的治疗作用。这类药物一般作用时间是6-8小时,不可能永久疏通血管,预防脑卒中。而且,这些药物作用于血管,等于提前透支了血管的扩张能力,当真正出现脑梗死等症状需要输液时,往往会出现药物耐受,导致治疗效果欠佳,甚至错失真正的抢救治疗良机。
此外,“输液扩张血管”并不像常人想象的那么简单。通过静脉输注溶栓药物是脑卒中急性期的抢救方式,这种方式有着十分严格的限制条件。比如,溶栓距离发病时间通常不宜超过4.5-5小时,具体需根据患者病情和溶栓药物类型判断,另外有出血史及手术外伤病史的患者是不能溶栓的。
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很复杂,凡是不结合致病因素而进行的干预行为,都难以起到预防作用,单纯用输液预防脑卒中是不科学的。
血管是生物运送血液的管道,依运输方向可分为动脉、静脉与毛细血管。动脉从心脏将血液带至身体组织,静脉将血液自组织间带回心脏,毛细血管则连接动脉与静脉,是血液与组织间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。
咳嗽久了会成肺炎吗
有传言称,感冒后咳嗽时间长了,会累及下呼吸道,引发肺炎。
其实,咳嗽和肺炎是不同的概念,咳嗽只是疾病的症状,它本身不是一种疾病。咳嗽可能由各种原因引起。当病毒、细菌等病原体仅累及上呼吸道还未累及下呼吸道时,通常就会出现咳嗽症状。普通感冒可以导致咳嗽,肺炎也可以导致咳嗽,但咳嗽本身不会引起肺炎。
肺炎是由细菌、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肺部感染,这类感染主要侵犯肺泡,其中细菌性和病毒性肺炎最为常见。除感染病原体,也可能由理化因素、免疫损伤、过敏和药物引发。肺炎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烧、咳嗽、呼吸困难等,部分病例会表现为持续高烧和持续咳嗽等症状。病毒性肺炎可通过短距离飞沫传播,具有一定的群体聚集性发病特点。
(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供稿,本文选自《破译“科学”流言密码:不可不知的100个真相》)